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4:18:29   浏览:99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关于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部直属单位,机关各司局: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管理系统行政为民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禁令》(以下简称《五条禁令》(国土资发[2004]11号)),结合国办印发的《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2004年度建设任务书》(国办秘函[2004]27号)的具体要求,要充分利用对外信息网站,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开展国土资源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是落实《十项措施》和《五条禁令》的具体实践与重要举措,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一项具体要求。通过信息网站,把国土资源管理的行政事务和主要措施向全社会公开,向社会提供网上申报、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的渠道,以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直接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进一步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到便民、利民、为民,促进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把国土资源部门行政审批等工作事项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按照规定程序和控制时限进行办理,以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依法行政。因此,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网上政务信息公开。


二、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一、在网站上设立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建立动态信息发布系统。按照《十项措施》的要求,向社会公开、公告以下内容:


——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土地、矿产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要件及审批结果;


——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处罚时限及重要典型案件处理结果;


——土地、矿产方面依法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和缴纳时限;


——征地及补偿安置方案、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划定后的矿山企业矿区范围,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及延续、变更、保留等信息;


——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方案、土地出让结果;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


二、设立网上查询窗口,建立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提供下列除涉及保密以外的信息服务: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


——土地登记、土地变更调查统计资料;


——探矿权采矿权申请登记、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


——公益性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成果资料等信息。


三、在网站上建立信访接待和举报专栏,为社会提供网上反映情况和举报的渠道。


——建立网上信访接件专栏和信访信息管理系统,限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网站上设立信访事项处理结果公告栏目,及时公开信访处理结果和回复意见;


——通过网上举报专栏,接受社会对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五条禁令》执行情况的监督,对经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探矿权项目、采矿权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对出现违法用地和违法采矿等情况进行举报。同时,限时处理电子举报信箱的举报案件,及时公开发布举报案件处理程序、依据和结果。


四、建立网上办事窗口和网上交易窗口,为社会提供网上信息提交与信息访问的渠道。


——在网站上设立办事窗口,建立网上业务受理信息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网上报件、行政审批查询等服务;


——在网站上设立交易窗口,建立网上互动式的交易信息提供和查询系统,为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网上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提供便捷、公开的交易渠道,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国土资源网上政务信息公开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对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保证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外信息网站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强化信息网站的安全技术措施,提高网站性能和运行效率,开发相关信息服务系统。对于暂时没有建成对外政府网站的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把政务信息提交到上一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站上进行统一发布。


三、各有关业务管理部门要把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作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尽快研究确定需要网上公开的具体内容。《十项措施》中规定的内容要在网上公开。要加强对公开信息的审查认定,保证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四、建立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与更新、网上意见处理与反馈的相关制度,把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形成网上信息及时更新与发布、网上意见及时处理与反馈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建立网上政务信息公开的审查制度与程序,保证信息公开的安全性。


五、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部将在今年三、四季度,通过互联网对各地的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部网站上公布检查结果,对于不按规定在网上公开有关信息,或不及时更新的进行通报。


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为契机,加强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和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加快国土资源网络体系和统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信息化标准政策的制定与推广,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



国土资源部

2004年5月2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劫持汽车罪

滑力加 云立平

案情简介: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某大学学生。2003年11月3日因涉嫌劫持汽车罪被呼和浩特新城区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24日被取保候审。
2003年11月2日23时许,刘某在和同学喝酒聚会中时,说是要去呼市西郊的金川开发区会女朋友,提前离席。约23时30分许,刘某行至呼市哲里木北路,看见一辆大货车过来,就伸手将车拦住,刘某从车右侧进入驾驶室。此车上驾驶室为两排,前排有二人,后排座上还有一人在休息。刘上车后,让司机李某把他拉到金川开发区路口,说要见其女朋友。司机李某说车是往东行,不去金川,并让刘某下车。刘某从身上掏出一把刀子,对李某说:“你们只要老老实实送我去金川,我就不伤害你们。”
司机李某向前开了约50米,该车货主李某开面包车将货车拦住。司机李某乘机下车,并要拔下车钥匙,刘某不让拔。司机李某下车后,刘某又让坐在一旁的陈某开车。陈某说自己不会开车,并也下了车。坐在后面休息的吴某也乘机下了车。货主李某再次让刘某下车。刘某独自坐在车上,不下来。货主李某见状,就给“110”打电话。不一会儿,警方来人,将刘某带到公安机关。
在公安机关,刘某说自己就是想搭车会女朋友,因为酒后失去理智才干出这事。
同年11月3日,刘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报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检察机关认为刘某犯罪情节较轻,无逮捕必要。公安机关遂于同年11月24日将刘某取保候审。今年11月,刘某取保候审期满一年。公安机关再次将此案提交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由于劫持汽车罪这一新罪名自公布以来,在呼市地区是头一起,为慎重起见,案件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
意见分歧:
对此案的定性,检委会成员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和有关法理及学理解释:劫持汽车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汽车的行为。本罪属于行为犯,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只要故意实施了劫持汽车的行为,就构成本罪。
刘某持刀将汽车劫持,完全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但情节轻微,无逮捕必要。
第二种意见认为刘某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不应以犯罪论。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其理由是:从表面上看,刘某的行为是符合劫持汽车罪的犯罪特征。但从本案看,刘某一开始的目的是想搭车去会女友,并没有劫持汽车的故意。但当其上车后,要求司机送他去金川路口。当司机告诉刘某,自己的车不去金川,而是向东走,并让刘某下车。此时刘某酒后丧失理智,拿出防身用的水果刀逼司机改变行车方向去金川。这时刘某的行为性质无疑发生了变化,有向劫持汽车行为的方面转化。
但这一转化是否就构成了犯罪?这是本案的关键。
如果单从《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文上看,刘某的行为仿佛可以对号入座,定为劫持汽车罪。但我们在定罪的时候,不能不考虑我国《刑法》是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体系。刑法分则规定了每一种犯罪的罪名、罪状、量刑标准;而刑法总则则规定了我国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一般原则和原理。这些规范是解决具体定罪量刑问题的标准。
就以本案来分析,这个不大的案子为什么会拖了一年还没有解决,其中原由不正是因为执法机关一方面看到刘某的行为符合劫持汽车罪的“罪状特征”,一方面又考虑到刘某的社会危害性同该罪五年以上的刑罚处罚不相适应吗?
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犯罪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三个特征,构成了犯罪的实质。
我们先从犯罪的三特征来分析刘某的行为是否是犯罪。
不难看出,首先从社会危害性来看,刘某虽然拿出刀威胁司机李某改变行车方向,让司机将自己带到金川。但当司机李某不服从,从车上下来时,刘某并没有对其真正实施暴力。刘某接着让陈某开车,陈以不会开车为由,不但拒绝,而且也象李某一样离开汽车。接着车上第三人吴某也离开了汽车。对于这三人相继离开汽车的行为,刘某没有对其中任何一个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而是自己一个人呆在汽车上不下来。刘某手上虽然拿着刀,一上车,嘴里就声称“你们只要老老实实送我去金川,我就不伤害你们。”可当这三人都“不老实”时,刘某并没有对他们实施任何暴力。
这一事实说明刘某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并不大。
某一行为之所以规定为犯罪,就是因为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说,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刘某持刀威胁司机的行为显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刑法和刑法学理论告诉我们:我国刑法犯罪特征中的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也说是说不是凡具有社会危害性就是犯罪,而是其危害性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极端危害性。
《刑法》第十三条犯罪定义中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书是对社会危害性的量的特征的规定,并由此划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
从犯罪的危害性来看,刘某的行为显然达不到犯罪所要求的那种极端社会危害性,而恰恰符合犯罪定义中但书中所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再从我国刑法三个基本原则来看,其中之一就是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现以刑法中的抢劫罪和劫持汽车罪相比较,《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对劫持汽车罪的量刑起点是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而《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量刑起点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假设刘某拦车后对车内人员进行抢劫,其罪名就是抢劫罪,量刑起点应在三年以上。如果抢劫未遂,还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之间量刑。现刘某只是持刀让司机将其送到不足十公里远的地方,如果其劫持汽车罪罪名成立,又因为此罪没有未遂之说,因此不管有何理由,刘某都必须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量刑。
二者都是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来达到一定目的。对刘某来说,可以采取抢劫20元钱后租车去金川,也可以采取劫持汽车去金川。现刘某以后一手段,却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一量刑能说是罪行相适应吗?当两个行为都可以达到一个目的——去金川会女友,可以说采取抢劫的方式不但简单,而且风险更小。刘某为何弃简单而选麻烦呢?原因将在下面谈。
最后从本案案情看,根据汉语字词解释和本案客观表现,笔者认为刘某在此案中是“有劫无持”。劫持在汉语中的解释是要挟、挟持的意思。“持”在《高级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握住。如:持笔、持枪、持牢(把稳) ...。二字在这里是挟持,即以某种方式控制某一对象。
刑法中的劫持同样是指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或其他方式控制某一对象。如劫持人质、劫持飞机、汽车等,都是以暴力的方式控制人质、飞机和汽车。由控制来达到某一目的,是劫持行为的终极目的。
在本案中,刘某虽然实施了暴力的方式,将车劫了,但他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为来控制汽车和车上人员。如果刘某真正想以劫持汽车的方式来达到让司机送他去金川会女友,他完全有能力来达到他的目的。比如说他完全可以拿刀逼住车上一人,胁迫下车司机再上车为其开车就成。刘某之所以没有控制车上人员下车,是刘某并不想真正以暴力的方式来达到其目的。说穿了,刘某的行为只是想坐霸王车。他拿刀只是吓唬一下,并不打算将事情搞大。这就是其“有劫无持”的真正原因。也是刘某为什么不选择抢劫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真正原因——因为刘某一开始就不想犯罪。
综上所述:刘某的行为因其社会危害性不大,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不应以犯罪论。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
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电子信箱:HS007@126.COM 电话:13848154489




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名单

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

第50号

根据《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经专家评审会评审,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共134项获准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58项,中青年项目21项,委托项目7项,专项任务项目30项。立项课题名单公告如下:(见附件)

已获准立项的单位和主持人,请登录“中国司法科研信息网http://lawstudy.gov.cn”下载《项目合同书》,按照要求尽快填写。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附件: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名单



2005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课题名称
项目 类别
学科 分类
项目 主持人
职称 (职务)
学位
工作单位


1
05SFB1001
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法社会学的研究
重点
法理学
蒋传光
教授
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

2
05SFB1002
司法方法与司法公正
重点
法理学
刘星
教授
硕士
中山大学

3
05SFB1003
公正司法视角下的司法技术研究
重点
法理学
胡玉鸿
教授
博士
苏州大学

4
05SFB1004
行政规划法律制度研究
重点
行政法
莫于川
教授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5
05SFB1005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
重点
行政法
熊文钊
教授
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

6
05SFB1006
和谐社会建构与依宪治国
重点
宪法学
吴新平
教授
硕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7
05SFB1007
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
重点
刑法学
张景荪
院长
学士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8
05SFB1008
知识产权刑事执法问题研究
重点
刑法学
柯良栋
局长
硕士
公安部法制局

9
05SFB1009
死刑实体法限制研究
重点
刑法学
张军
副院长
硕士
最高人民法院

10
05SFB1010
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改革
重点
诉讼法
严军兴
研究员
硕士
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

11
05SFB1011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问题研究
重点
诉讼法
戴玉忠
检委会专职委员
本科
最高人民检察院

12
05SFB1012
调解立法研究
重点
诉讼法
宋朝武
教授
硕士
中国政法大学

13
05SFB1013
新类型合同研究
重点
民商法
黄松有
副院长
博士
最高人民法院

14
05SFB1014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机制研究
重点
民商法
费安玲
教授
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15
05SFB1015
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
重点
经济法
董保华
教授
学士
华东政法学院

16
05SFB1016
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法协调问题研究
重点
国际法
甄贞
副检察长
博士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17
05SFB1017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重点
国际法
余劲松
教授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18
05SFB1018
经济欠发达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卫生法律问题研究
重点
民族法
王振民
教授
博士
清华大学

19
05SFB2001
西部区域特征与法制统一性研究
一般
法理学
王作全
教授
博士
青海民族学院

20
05SFB2002
西藏区域特征与法制统一研究
一般
法理学
卫绒娥
副教授
硕士
西藏大学

21
05SFB2003
奥运会法律问题研究
一般
法理学
黄世席
副教授
博士
山东大学

22
05SFB2004
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法律保障研究
一般
法理学
陈德敏
教授
博士
重庆大学

23
05SFB2005
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研究
一般
法理学
郑成良
教授
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

24
05SFB2006
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法律规制研究
一般
法理学
吴高盛
局长
硕士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二局

25
05SFB2007
“例”在中国封建法制中的地位与演变
一般
法史学
杨一凡
教授
硕士
北京法律文化研究中心

26
05SFB2008
秦汉法律的传承与社会控制功能
一般
法史学
曹旅宁
教授
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

27
05SFB2009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改革研究
一般
行政法
王立民
教授
博士
华东政法学院

28
05SFB2010
行政收费研究
一般
行政法
张明杰
教授
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9
05SFB2011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一般
行政法
徐景和
副司长
博士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0
05SFB2012
律师收费问题研究
一般
行政法
王进喜
副教授
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31
05SFB2013
公益行政诉讼研究
一般
行政法
何兵
副教授
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32
05SFB2014
法治之下的警察行政权的合理构建
一般
行政法
肖伯符
教授
硕士
湖北警官学院

33
05SFB2015
信访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一般
行政法
肖萍
教授
学士
南昌大学

34
05SFB2016
宪法解释制度研究
一般
宪法学
韩大元
教授
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35
05SFB2017
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解决机制研究
一般
宪法学
薛刚凌
教授
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

36
05SFB2018
流动人员犯罪控制与权益保护
一般
刑法学
王大中
教授
学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37
05SFB2019
基于统计指标检测的金融反恐趋势及对策研究
一般
刑法学
张梅琳
教授
学士
上海大学

38
05SFB2020
信息时代监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一般
刑法学
陈立骅
副司长
学士
国务院法制办信息中心

39
05SFB2021
慎刑刑事政策研究
一般
刑法学
包 雯
教授
硕士
河北经贸大学

40
05SFB2022
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实证研究
一般
刑法学
赵国玲
教授
硕士
北京大学

41
05SFB2023
监狱按戒备等级分类管理制度研究
一般
刑法学
胡一丁
副局长
硕士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

42
05SFB2024
突发性聚众暴力犯罪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一般
刑法学
董广杰
教授
硕士
中原工学院

43
05SFB2025
海上国际犯罪的惩治和刑法理论的创新
一般
刑法学
赵微
教授
博士
大连海事大学

44
05SFB2026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一般
诉讼法
朱孝清
副检察长
学士
最高人民检察院

45
05SFB2027
死刑复核问题研究
一般
诉讼法
孙本鹏
副教授
硕士
国家法官学院

46
05SFB2028
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研究
一般
诉讼法
徐美君
副教授
博士
复旦大学

47
05SFB2029
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解释的规制
一般
诉讼法
张榕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